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
FHD解析度殺手級顯卡登場:ASRock Radeon RX 6600 Challenger D 8GB開箱實測
華擎科技推出ASRock Radeon RX 6600 Challenger D 8GB顯示卡,鎖定FHD遊戲解析度,展現高效能低功耗的實力,更透過最新的AMD 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 (FSR)空間放大技術,帶來比原生解析度高的效能,在光追部分也有著優秀表現,加上更低的功耗、發熱度以及噪音值等優點,可以說是最新的1080p解析度殺手級顯卡! 到底AMD Radeon RX 6600與ASRock能碰撞出甚麼樣的火花呢?事不宜遲、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它的華麗身影吧! ASRock Radeon RX 6600 Challenger D 8GB的彩盒設計上承襲了AMD高辨識度的黑紅配色,機體外觀上則是穩紮穩打地採用純黑配色,輔以充滿肌肉感的不規則線條,並在機體的各個表面,結合磨砂鏡面等不同材質。 比較特殊的是,粗顆粒的材質設計,讓人在視覺上有一種採用了碳纖維設計的錯覺:以黑色打底、但作了透明設計的風扇模組也頗具科幻感,顯示ASRock在外型設計上的品味。另外,顯示卡背部也安裝了一片金屬強化背板包覆PCB電路板,而一小部分的散熱鰭片裸露在外,不僅減少了顯卡帶給主機板的重量壓迫,在氣流導引方面也有助益。 雖說RX 6600是功耗只需132W的入門甜蜜卡,但在散熱方面,ASRock Radeon RX 6600 Challenger D 8GB倒是一點都沒有馬虎。外部的散熱模組採用典型的雙風扇設置,並搭配ASRock的獨門扇葉設計:Striped Axial Fan條紋軸流扇,其上方有獨特設計的條紋結構,底部甚至作了拋光處理,能夠降低氣流阻力,還能加大風量的傳導。 拆開機體後,可以發現內部的散熱模組也是一把罩,ASRock在各部位料件上都貼上了散熱貼片,加強了導熱效果。其散熱鰭片組也是相當嚴實,銅製底座材質及擴大與GPU直觸的接觸面積能大幅提升散熱效率、散熱導管也安裝得與散熱鰭片組相當密合,將ASRock Radeon RX 6600 Challenger D 8GB的散熱效果拉到極致。 另外,整體的用料配置上也十分用心,包括了採用Dr.Mos以及高效電感,讓顯示卡的電流與電壓都能得到良好供應。除此之外,ASRock也採用了2 oz銅箔PCB與高密度玻璃纖維PCB板設計,不僅能提供玩家更低溫度與更高能效,也能有效降低PCB板的間隙以保護險卡免受濕氣造成的電子短路傷害。最後就是整體採用的黑銅色消光黑PCB設計,讓視覺感受更顯沉穩內斂,進一步凸顯了其工藝製造的水準功力。 規格方面,小編在先前的上市發布就有詳細介紹了,而針對這款ASRock Radeon RX 6600 Challenger D 8GB在FHD領域的硬實力,小編也作了幾款遊戲測試來對應,當然還有溫度監控與噪音實測,至於效能到底如何呢?趕緊繼續看下去! 主機板:NZXT N7 B550 處理器:AMD Ryzen 7 5700G 記憶體:XPG SPECTRIX D50 DDR4-3200 8Gx2 SSD:SP US70 PCIe 4.0 1TB M.2 SSD 顯示卡:ASRock Radeon RX 6600 Challenger D 8GB (註.本次測試將全程開啟SAM(Smart Access Memory)功能) 在測試之前,先來看看GPU-Z的資訊,ASRock Radeon RX 6600 Challenger D 8GB採用7奈米製程的Navi 23晶片、ROPs/TMUs為64/112、Shaders單位數為1,792個、記憶體配置的是SK hynix 8GB GDDR6、記憶體介面為128-bit、時脈參數方面為2,044 MHz。由這些數據可以發現ASRock Radeon RX 6600 Challenger D 8GB穩紮穩打地將所有規格都安裝在RX 6600原生配置下。 接著看到3DMARK評測,RX 6600所針對的是FHD解析度,因此可以看到在Fire Strike系列的DX11測試中,ASRock Radeon RX 6600 Challenger D 8GB獲得超過20,000分,表現相當優異,2K解析度的Fire Strike Extreme測試中,也有超過10,000分的好成績,對比RTX 3060的數據,RX 6600也是略勝一籌。至於對應DX12的Time Spy測試,RX 6600則獲得了8,359分的成績,這也意味著RX 6600在遊戲中微調遊戲設定後,也能以2K解析度順暢地進行遊戲。 遊戲部分,小編挑選了《刺客教條:維京紀元》、《暗黑破壞神II:獄火重生》、《火線獵殺:絕境》、《看門狗:自由軍團》、《極地戰嚎6》、《美麗新世界1800》來進行FPS測試,光追部分則以《Dirt 5》與《極地戰嚎6》來進行測試。 從下方小編所整理的長條數據圖中可以發現,在FHD解析度下,無論是哪款遊戲,RX 6600都能駕馭地十分游刃有餘。接著將RX 6600與RTX 3060的測試結果進行比對,可看出兩者勝負有來有往,在超吃資源的《看門狗:自由軍團》中,RX 6600略輸一點,但在經過AMD優化的《刺客教條:維京紀元》中,RX 6600的68 FPS超出RTX 3060近10%,《火線獵殺:絕境》也有與RTX 3060持平的表現,而在《美麗新世界1800》開啟FSR Ultra Quality模式後,RX 6600的表現也稍優於RTX 3060。 至於光追方面的測試,即使RTX 3060擁有比較好的光追效果,從《極地戰嚎6》FHD解析度下啟動光追、且開啟FSR Ultra Quality模式之後的畫面表現來看,RX 6600也是能夠緊咬著RTX 3060不放,放到《Dirt 5》上,RX 6600與RTX 3060也有著並駕齊驅的結果。但依舊是那句老話,Radeon RX 6000系列是第一次踏入光追的領域,未來我們仍是能夠期待AMD之後在光追領域上的更優異表現。 而在掌握溫度這方面,ASRock Radeon RX 6600 Challenger D 8GB也是下了十足的功夫。透過FurMark的一小時燒機後,可以發現RX 6600處於平均123 FPS時,機體的溫度在40至51度之間浮動,除了溫度掌控十分得宜之外,穩定性也控制得相當不賴;也因為RX 6600只需132W功耗,與RTX 3060 FPS在平均133 FPS時的60度相較,RX 6600還是具有較低的運轉溫度。 雖然散熱模組的效能強大,相對會帶來的就是風扇運轉的噪音。於是小編也對此實際測試了一番,PCDIY!辦公室的環境噪音為41.2 dB(A),而風扇全速運轉的RX 6600 Challenger D卻僅僅只高了3.1 dB(A)、為44.3 dB(A),實際將耳朵貼近聆聽的話,搞不好比玩家們手中的那種攜帶型小電風扇還安靜也說不定。 AMD將RX 6600定位為FHD遊戲解析度的守門員,在小編各方面的測試中,即便是對手是老練的RTX 3060,RX 6600的應對也游刃有餘。從DX11為主的Fire Strike系列測試以及遊戲的FPS測試中,就可窺見RX 6600在FHD解析度上的優質表現,甚至在開啟FSR之後,即使Radeon RX 6000系列才初入光追領域,也能與對手一較高下。 ASRock Radeon RX 6600 Challenger D 8GB在 FHD遊戲有著堅強實力,加上更低的功耗、更低的發熱度以及更低的噪音值,在小巧的體積提供出色的效能、熱效率以及眾多功能,絕對能夠滿足迷你PC愛好者的需求。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身形嬌小百搭各類機殼、性能強悍爽玩各類遊戲,ASUS Dual Radeon RX 6600 XT OC 8G開箱實測
在AMD對應FHD遊戲解析度的主流顯卡RX 6600 XT推出之後,身為ASUS旗下價格較為親民的Dual系列顯卡,當然也加入了這波AIB自製卡的行列,無論是AMD以RX 6600 XT來完善Radeon RX 6000在高中低階的規劃、還是ASUS以Dual系列來完善旗艦、主流、入門的顯卡佈局,在兩強聯手之下,勢必是個好兆頭,因此小編也將為各位開箱這張ASUS Dual Radeon RX 6600 XT OC 8G,接下來就跟著小編的腳步,一起來看吧! ASUS Dual系列顯卡的外型設計,一向都是短小精悍,沒有花俏的設計、也沒有炫麗的配件,243 x 134 x 49 mm的體積對於偏好小尺寸高效能的玩家們,可說是一大福音;在設計上,啞光純黑色機身打底,輔以髮絲紋作點綴,頂端還有一道像是挑染似的銀白色區塊,即使設計低調,但視覺上卻頗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背部也有金屬強化背板,能夠防止PCB板因為不小心、或長期使用所導致的彎曲,當然GPU支架這種顯卡標配也能在背板上發現,而有意思的是,Dual Radeon RX 6600 XT採用全自動製程技術,一次性完成所有焊接,減少組裝時所有可能產生的熱應變,除了公差能夠降到微乎其微外,電路板與零組件之間的的穩定性也是一把罩。 而視訊輸出方面,則提供了3個DisplayPort 1.4a埠、1個HDMI 2.1埠,解析度最高能支援到7680 x 4320,I/O擋板亦為不鏽鋼所製,除了保護連接埠之外,還能提供更穩當的安裝。 散熱模組方面,即使是入門甜蜜卡、功耗也僅有160W,但ASUS依舊為此配置了2組軸向式風扇,而該風扇組具備更小的輪轂,讓其能夠配備更長的葉片,扇葉邊緣也安裝了阻隔環,除了提高向下風壓之外,還能集中氣流成風束,用以散熱。 散熱風扇模組強大,所帶來的後遺症就是噪音,但這方面ASUS也是別出心裁,採用雙滾珠軸承設計,除了能夠延長風扇壽命以外,還能具有低噪的效果,當然,0dB技術這種必備的功能,Dual Radeon RX 6600 XT也有,只要GPU核心溫度低於52度,風扇便會停止運轉,能夠減少更多不必要的噪音,一直得到GPU核心溫度超出這個預設值之外,才會重新運轉。 至於規格的話,站上在RX 6600 XT上市當晚,就已經完整介紹過一番,替各位複習一下,RX 6600 XT具備具備32組CU、2048組串流處理器,基礎時脈為1,968 MHz、遊戲時脈可達2,359 MHz、Boost時脈最高可達2,589 MHz,同時搭載32MB Infinity Cache和8GB GDDR6,不過要注意的是,ASUS Dual Radeon RX 6600 XT OC 8G為AIB自製卡,基礎時脈為2,382 MHz、透過GPU Tweak II開啟遊戲模式之後,遊戲時脈則能調整至2,593 MHz、Boost之後時脈更可達到2,607 MHz,比公版GPU時脈還要來得高一些。 複習完了之後,那麼就是來自各方對ASUS Dual Radeon RX 6600 XT OC 8G的測試考驗啦,本次小編透過《刺客教條:維京紀元》、《火線獵殺:絕境》、《暗黑破壞神II:獄火重生》、《極地戰嚎6》與《美麗新世界1800》來測試它的FPS數據,並且畫質一律設定至最高、啟動光追,當然支援FSR的遊戲也是全程開啟FSR囉。 主機板:NZXT N7 B550 處理器:AMD Ryzen 7 5700G 記憶體:XPG SPECTRIX D50 DDR4-3200 8Gx2 SSD:SP US70 PCIe 4.0 1TB M.2 SSD 顯示卡:ASUS Dual Radeon RX 6600 XT OC 8G (註.本次測試將全程開啟SAM(Smart Access Memory)功能) 在遊戲測試之前,先來看看GPU-Z的偵測資訊,7奈米製程的Navi 23 GPU晶片,配備Samsung的8GB GDDR6、記憶體介面為128-bit,基本上與公版設置沒有差異,各項時脈參數也是與ASUS官方釋出的參數一樣。 再來是3DMARK的連環考驗,針對DX11環境的Fire Strike系列測試,於FHD解析度下的基本測試, Dual Radeon RX 6600 XT有著破兩萬點的優異成績,在AMD將RX 6600 XT對應於FHD遊戲解析度的這項前提下,完完全全沒有問題,而把測試門檻拉高至2K環境的Fire Strike Extreme,也有12,456的好成績,想必Dual Radeon RX 6600 XT也能在各大遊戲中的2K解析度下、經過些微的遊戲畫質調降,也能游刃有餘。 雖說Dual Radeon RX 6600 XT沒有從Time Spy系列中獲得與Fire Strike系列那樣迷人的成績,但接近萬分的測試表現,也能夠顯現出Dual Radeon RX 6600 XT在DX 12環境下也是有足夠拚搏的實力。 我們看到Dual Radeon RX 6600 XT在小編手上的遊戲測試中,都在FHD解析度上呈現了超乎水準的演出,即便加上光追,在啟動FSR之後,也能在《惡靈古堡:村莊》與《極地戰嚎6》中有著不俗的表現;而2K部分,就如同小編在3DMARK數據解說那個段落所敘述的一樣,以60 FPS為基本門檻,Dual Radeon RX 6600 XT都能駕馭地十分輕鬆,即使在2K下開啟光追,透過FSR的加持,也能絲毫不費力地展現效能。 在FHD解析度這個最熱門的領域中,AMD的努力,在小編的測試下,各位都有目共睹,即使是初次採用光追功能的Radeon RX 6000系列,在入門甜蜜卡也有相當不俗的表現,當然2K解析度如果經過些微的遊戲畫質調降,玩家們也能玩得嚇嚇叫,不得不說,AMD從上到下都顧得面面俱到,再加上合作好夥伴ASUS的默契配合之下,相信各位也都明白ASUS的電競實力,而RX 6600 XT又「剛好」沒有公版卡可以玩,假設玩家們沒有特殊信仰的話,或許可以嘗試看看這張ASUS Dual Radeon RX 6600 XT OC 8G。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現已有 120 款遊戲及應用程式支援 NVIDIA DLSS,領先業界的超級採樣技術快速被採用,十月將有十款遊戲加入支援陣容
今年十月將有十款支援 DLSS 的遊戲正式推出,NVIDIA DLSS 目前正在 120 款遊戲及應用程式中,以絕佳的影像畫質加速執行效能,包括今天推出的《喋血復仇 (Back 4 Blood)》。 十月還將在《柏德之門3 (Baldur’s Gate 3)》、《騎士精神2 (Chivalry 2)》、《末日之戰重製版三部曲 (Crysis Remastered Trilogy)》、《古墓奇兵:崛起 (Rise of the Tomb Raider)》、《古墓奇兵:暗影 (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仙劍奇俠傳七 (Sword and Fairy 7)》和《古劍奇譚網路版 (Swords of Legends Online)》等遊戲中看見 NVIDIA DLSS 的身影。如今在近期發布的《心靈殺手重製版 (Alan Wake Remastered)》和《暗影火炬城 (F.I.S.T.: Forged In Shadow Torch)》兩款遊戲中,也能開啟 DLSS。 現已推出的《喋血復仇》,在 NVIDIA DLSS 的助力下,遊戲效能提升 46% 《喋血復仇》正式推出!人類身處滅絕的危機,玩家必須從八個裝扮及武力值各異的角色中擇一,並在多個具隨機元素的關卡裡,運用獨特的裝載系統,與他人並肩作戰、廝殺敵人並奪回世界。 支援 NVIDIA DLSS 的《喋血復仇》其遊戲效能提升 46%,呈現出極為清晰銳利的畫質,也讓所有的 GeForce RTX 玩家能夠在 4K 畫質下獲得 60 FPS 畫面更新率,徹底發揮 GPU 的最高實力。 最新的《柏德之門3》更新版本將於本週登陸 Steam 平台,並帶來包括 NVIDIA DLSS 等許多令人期待的全新內容。 透過 DLSS,在 4K 畫質下遊戲效能提升高達 88%,讓擁有 GeForce RTX 3060 Ti 或更高階 GPU 的玩家便能以設定值全開的情況下,以 4K 畫質 和 60 FPS 遊玩《柏德之門3》。 繼去年發布支援 NVIDIA DLSS 及光線追蹤技術的《末日之戰重製版》後,Crytek 與合作夥伴 Saber Interactive 將再推出《末日之戰重製版三部曲》。10 月 15 日推出的三款《末日之戰重製版》遊戲,皆搭載 NVIDIA DLSS 和光線追蹤反射技術,也在紋理、模型、光照及環境方面擁有更出色的表現,為 PC 玩家帶來終極的《末日之戰》體驗。 《古墓奇兵:暗影》是最早採用 RTX 技術的遊戲之一,在 2019 年初便加入超高畫質光線追蹤陰影及 NVIDIA DLSS 1.0。 10 月 18 日,支援最新版本 NVIDIA DLSS的《古墓奇兵:暗影》將進行更新,進而大幅提升畫質與效能。此外,2016 年發行的《古墓奇兵》三部曲中的第二款遊戲《古墓奇兵:崛起》也將支援 NVIDIA DLSS。 在《古墓奇兵:暗影》中開啟最高遊戲設定值及光線追蹤功能,在 4K 畫質下,NVIDIA DLS 效能翻倍。 透過 NVIDIA DLSS,《古墓奇兵:崛起》的遊戲效能提升高達 75%,讓所有 GeForce RTX 玩家們皆可在開啟最高遊戲設定值的情況下,以 4K 畫質、超過 60 FPS 的模式來執行遊戲。 即便手邊沒有遊戲裝置,玩家們也能透過 GeForce NOW 聯盟 Taiwan Mobile 雲端遊戲平台 (GeForce NOW),以串流方式遊玩這兩款《古墓奇兵》遊戲。 Torn Banner Studios 的《騎士精神2》是一款極具娛樂性的 64 名玩家對戰式砍殺類多人遊戲。10 月 26 日推出的《騎士精神2》更新版內容將支援 NVIDIA DLSS,遊戲效能亦提高 45%,讓所有 GeForce RTX 玩家在開啟最大遊戲設定值的情況下,能夠以 4K 畫質、超過 60 FPS 的模式來執行遊戲。 玩家們也能在 GeForce NOW 上盡情暢玩支援 NVIDIA DLSS 的《騎士精神2》。 《仙劍奇俠傳》是一款中國的長壽 RPG 類遊戲系列,其衍生出電視劇、舞台劇、其它遊戲和玩具。該系列的最新主線遊戲《仙劍奇俠傳七》將於台灣時間 10 月 22 日中午 12 點正式與玩家們見面,這款遊戲採用光線追蹤反射、光線追蹤陰影、光線追蹤焦散、光線追蹤環境遮蔽以及多光源光線追蹤 ReSTIR (Reservoir-based spatiotemporal importance resampling) 全域照明。 將遊戲的各項光線追蹤功能火力全開時,NVIDIA DLSS 將遊戲效能提高超過一倍。 網元聖唐娛樂科技有限公司的《古劍奇譚網路版》已於七月正式推出,為玩家們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奇幻動作類大型多人線上角色扮演遊戲。該遊戲將於 10 月 14 日起升級到最新版本的 DLSS,並將遊戲效能提升 60%,使得擁有 GeForce RTX GPU 的玩家們可以享受更精美的遊戲畫面及更高速的效能。 如果你對「Metroidvanias」愛不釋手,千萬別錯過最新推出且頗受好評的《暗影火炬城》,這款遊戲支援光線追蹤、NVIDIA DLSS 和 NVIDIA Reflex。 將所有設定值開到最大後,《暗影火炬城》遊戲中的畫面將具備光線追蹤反射、全域照明及焦散等功能。而 NVIDIA Reflex 又將系統延遲性降至最低,使玩家擁有反應速度更好的體驗。NVIDIA DLSS 則將遊戲效能大幅提升三倍。 在我們的《暗影火炬城》發布文章裡有提供完整的詳細資訊及效能圖表。 GeForce Now Founders 與 Priority 會員也能透過串流的方式玩到這款遊戲,且玩家們可以開啟遊戲中各項強大的 RTX 功能。 Remedy Entertainment 在本月初針對 2010 年大作《心靈殺手》推出支援 NVIDIA DLSS 的重製版,在 4K 畫質下遊戲效能翻倍。 前往 Epic Games Store 入手這款備受好評的驚悚動作遊戲,其與 Remedy 的另一款 RTX 遊戲大作《控制 (Control)》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主流顯卡之王!ASUS Dual Radeon RX 6600矚目登場
華碩今日上市ASUS Dual Radeon RX 6600顯示卡,運用 AMD RDNA 2顯示架構與先進DirectX 12 Ultimate技術,使遊戲中的光線追蹤、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FSR)效能有感提升,結合華碩優異散熱設計,滿足玩家無痛升級主流顯示卡的渴望,體驗1080p高解析度與絕佳品質帶來的遊戲視覺饗宴! ASUS Dual Radeon RX 6600顯示卡採用大面積散熱器,包含三個直觸鰭片的熱導管,快速冷卻GPU核心溫度;雙顆軸向式風扇引導大量空氣吹向下方散熱器,並可維持低噪運轉,0dB模式更可在電腦閒置時完全停止風扇,杜絕多餘噪音。2.5 slot插槽設計,在高裝機相容性與高效散熱間取得完美平衡。 護蓋設計亦精緻細膩,以黑銀對比色與幾何切割點綴,鋁合金背板呈現典雅風格。此外,華碩特別在耐用度下足功夫,獨家全自動製程確保所有組件完善配置與焊接,每張ASUS Dual Radeon RX 6600顯示卡皆通過144小時驗證程序的嚴格考驗,實現裝機即用與長期可靠的運作。ASUS DUAL-RX6600-8G,建議售價:NT$10,900。
-
注入貓頭鷹之力,絕佳寧靜表現, ASUS RTX 3070 Noctua OC 8G開箱評測
無論是NVIDIA或是AMD,其兩家在各自合作夥伴中所推出的自製卡,都有各自獨到且特規的設計,比方說ASUS方面,就有ROG、TUF Gaming、DUAL系列等龐大的產品線,相信各位都對這幾個系列型號瞭若指掌。 不過為了在這逐漸飽和的顯示卡市場開闢另外一條新的道路,ASUS似乎有些新的想法,官方在10月初之際,宣布即將販售與Noctua聯名的RTX 3070顯示卡,並獨立於ROG、TUF Gaming、DUAL系列以外,小編也趁機入手了一張來一睹其廬山真面目,事不宜遲,就接著來看看小編的開箱吧! 一改往昔ASUS以金屬外殼所打造的硬派風格,與Noctua的聯手、將木質元素、包含紋路、原木色、棕色帶進ASUS的產品線,讓人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加上2組Noctua NF-A12x25 120mm PWM風扇的搭載,配合機身上的凹槽、紋路設計,插在主機板上,ASUS RTX 3070 Noctua簡直就是一副貓頭鷹的雙眼,甚至在開機啟動時,那快速旋轉的扇葉、與貓頭鷹的輪廓,會讓人有種迷幻的錯覺(笑 但實際上並不是完全跳脫既有的顯卡設計,轉到背部來,還是可以發現那基本是標配的金屬強化背板,尾端也有幫助導流的鏤空設計,I/O支架也以不鏽鋼所製,讓安裝更加穩固、耐用性更高,整體外觀設計看下來,不得不說ASUS RTX 3070 Noctua將木質元素與金屬元素把玩得有聲有色、相當有趣。 雖說ASUS RTX 3070 Noctua只是一張雙風扇顯示卡,但實際上,其尺寸為310 x 147 x 87.5 毫米,安裝起來需要4.3 slot的空間,幾乎可以跟一張3風扇顯示卡相比,玩家們在安裝時,可要注意自己的機殼空間。 雖說ASUS RTX 3070 Noctua分作一般與OC版本,但規格其實就是以ASUS TUF Gaming RTX 3070 8G作為基礎,一般對應一般、OC對應OC,而之前站上也有開箱過ASUS TUF Gaming RTX 3070 OC 8G,故小編本次就不再贅述,不過有興趣的玩家仍可以回去翻翻。 而小編手上這張ASUS RTX 3070 Noctua OC 8G與ASUS TUF Gaming RTX 3070 8G有什麼差異呢?總不可能只有聯名與外觀不同而已吧? 首先我們得知道,顯卡散熱模組的結構設計方面,ASUS RTX 3070 Noctua OC 8G與ASUS TUF Gaming RTX 3070 8G沒有改變,一樣採用銅底直觸、熱管與鰭片增加散熱面積,但不一樣的地方在於:Noctua NF-A12x25 120mm PWM風扇。 各位玩家應該都知道,在效能全開的模式下,通常會發現顯卡風扇轉起的風切聲簡直就像飛機要起飛一樣(很吵),有鑑於此,ASUS聯手專門研發散熱模組的Noctua,將2組Noctua NF-A12x25 120mm PWM風扇,裝上ASUS TUF Gaming RTX 3070上,配合Noctua風格的獨特設計,就成了如今的ASUS RTX 3070 Noctua。 但可千萬別小看這2組風扇,Noctua NF-A12x25 120mm PWM的葉輪係以Sterrox液晶聚合物(LCP)所製,具有極高的極限抗拉強度、以及極低的熱膨脹係數,能夠減少風扇運轉時所產生的振動情況,而為了減少公差並增進穩定性,NF-A12x25 120mm PWM還採用了CNC銑削加工的黃銅軸承,加上客製化的PWM控制器,讓運行聲音能夠降到最低限度;另外還有由Noctua獨家的氣流加速通道中,能藉此快速導入氣流,並加快外側扇葉的氣流流動,並減少進氣側風量的流失,提高進風效率以外、還能降低噪音。 Noctua官方也提供了ASUS RTX 3070 Noctua的噪音測試數據,ASUS RTX 3070 Noctua在低風扇轉速下時,僅僅只有12.6dB(A)、最高轉速也僅有33.3dB(A),對比原先TUF Gaming RTX 3070,有將近30%的噪音降幅,相當驚人。 且在低轉速模式下,ASUS RTX 3070 Noctua的溫度控制也要來得比原始版本還要優異,這就意味著ASUS RTX 3070 Noctua具備了更強的散熱效果、以及更寧靜的運作聲響。 鑑賞完一輪外觀、規格後,當然得實際來上機測試一番,在貓頭鷹加持之下所帶來的表現到底如何,實在令人期待,測試平台方面,小編本次也挑了5800X處理器以及DDR4-3600等元件來輔助ASUS GeForce RTX 3070 Noctua OC Edition 8GB GDDR6發揮效能,詳細規格小編列於下方給各位參考: 處理器:AMD Ryzen 7 5800X 主機板:NZXT N7 B550 記憶體:XPG SPECTRIX D50 DDR4-3600 RGB 16GB(8GBx2) SSD:SP PCIe Gen4x4 US70 電源:T.T 1275W 進入測試前,不免俗的先透過GPU-Z、CPU-Z驗證規格,可以看到內部晶片為LHR鎖算力版本的GA104-302晶片,擁有5888組CUDA,基本時脈為1500MHz,Boost時派可達1815MHz,透過ASUS GPU Tweak II軟體設定為OC模式,可讓整體時脈再多提升30MHz,不過本次測試還是以預設的遊戲模式為主,而記憶體搭配的256bit 8GB GDDR6,另外也可以看到小編開啟了Resizable BAR。 接著來看玩家們熟悉的3DMark測試,各項目表現都相當不錯,驗證DX12性能的Time Spy有接近1萬3千分的成績,Time Spy Extreme也突破6千分大關,DX11性能的話在Fire Strike各解析度也都有28680/15859/8655分的表現,光追更來到8342分,以5800X+RTX 3070的組合來說,是可預期的正常表現。 而身為RTX 30一員,除了光追之外還有NVIDIA DLSS這項黑科技,可以看到在3DMark測試中,在2K解析度下透過開啟DLSS 2.0 Performance模式可將原本僅38.72FPS成績提升到兩倍多的92.21FPS,瞬間將流暢度拉到另一個檔次。 再來到FurMark驗證,可以看到經過一小時燒機測試,溫度最高幾乎維持在65度上下,完全壓制RTX 3070的熱情。 雖然前面有公布了官方的噪音相關資訊,但既然都實體入手了,那小編也簡單透過分貝計來實測顯卡風扇噪音是不是有這麼安靜;由於光是辦公室環境音就已經達到49.4dB,基本上已經比官方所標示的33dB(100%運轉)還高,所以風扇100%全速運轉時,僅稍微提高測得56.3dB,收到的幾乎還是環境音為主,實際聆聽感受也確實除非很貼近顯示卡,不然一般正常使用距離幾乎聽不到風扇聲,況且小編還是裸機平台測試,一般裝在機殼內會有更佳寧靜度,加上大多數玩家使用電腦都會透過喇叭、耳機來聽聲音,基本上隨便都能直接蓋過ASUS RTX 3070 Noctua OC 8G的風扇聲。 進入遊戲實測環節,設定上小編皆以遊戲預設中的最高畫質來實測,垂直同步、解析度縮放、減少延遲等這些會影響成績的功能也會一併關閉,不難發現,RTX 3070在較新的3A大作如Ubisoft的《刺客教條:維京紀元》以及《Anoo 1880》中,較為主流的2K以及1080p皆綽綽有餘,4K就稍微吃緊一些,建議可以下調畫質,而《Anoo 1880》則可開啟FSR來獲得更好的FPS表現。 不過在《Forza Horizon 4》上的表現就非常優秀,即便4K也有破百FPS表現,提供相當流暢的畫面,讓各位老司機們盡情飆車不卡頓、LAG。 光追效能的部分,小編選擇了《光明記憶:無限》以及《F1 2021》來驗證,首先在《光明記憶:無限》的部分,由於光追畫質設至最高、DLSS選擇在Quality模式下,2K以上解析度就蠻吃緊的,但如果是1080p的玩家們,就可以放心全開了XD! 而《F1 2021》當畫質設為Ultra High時,光追會自動設為Medium,小編就不另外做調整,而DLSS的部分也開到Quality模式,可以發現各解析度都輕鬆越過門檻(60FPS),就連4K也能達到80FPS。 身為高階顯示卡一員,也會有不少用戶拿來創作使用,小編就透過各位較常見的Adobe Premiere Pro、Photoshop測試,可以發現即便是效能吃重的Premiere Pro也得到763分,算是不錯的分數,而Photoshop更是有1209.4高分,對於4K剪輯、高解析修圖來說基本上都不會有太大問題。 Blender則是驗證模組、場景生成時間,所以時間越短即代表效能越好,結果顯示這張ASUS RTX 3070 Noctua OC 8G在各場景都是5分鐘內即可搞定,OptiX模式下更是2分鐘內即可,對於創作者來說可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這次ASUS與Noctua合作所推出的這張ASUS GeForce RTX 3070 Noctua OC Edition 8GB GDDR6,在外型上不管是顏色塗裝還是造型真的非常的「貓頭鷹」,即便沒有RGB燈效也已經夠搶眼,相信吸引到了不少Noctua愛好者,但前提就是要將顯卡直立或是較特殊的機殼才能完全展現貓頭鷹外貌,4.3 Slot的驚人厚度也是另外需要注意的地方。 不過也歸功於Noctua這組強大的散熱器,即便RTX 3070火力全開也能保持完美的寧靜度,對於靜音效果有重度需求的玩家們來說,這張ASUS GeForce RTX 3070 Noctua OC Edition 8GB GDDR6無非就是最佳的選擇,假設把主機內其餘風扇也都一併升級為Noctua風扇的情況下,要判斷PC有無開機的依據可能只能靠眼睛(燈號)了XD! 廠商名稱:ASUS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93-456 廠商網址: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AMD Radeon RX 6600顯示卡為1080p遊戲帶來震撼的畫面更新率,在1080p最高畫質設定下運行特定遊戲時,每瓦效能領先對手高達1.3倍
AMD(NASDAQ:AMD)發表AMD Radeon RX 6600顯示卡,旨在為中階市場提供震撼的視覺效果以及高畫面更新率的1080p遊戲體驗。 AMD Radeon RX 6600顯示卡採用突破性的AMD RDNA 2架構,RDNA 2是唯一橫跨桌上型PC、筆電、遊樂機、行動裝置、汽車資訊娛樂系統等平台的架構。AMD Radeon RX 6600顯示卡配備32 MB高效能AMD Infinity Cache、8GB GDDR6記憶體、AMD Smart Access Memory技術,並支援微軟Windows 11作業系統,為PC玩家提供新一代桌上型等級的遊戲體驗。此外,Radeon RX 6600顯示卡支援AMD 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開源空間放大解決方案,在特定遊戲中提升畫面更新率,同時呈現高解析度遊戲體驗。 AMD Radeon RX 6600顯示卡設計旨在滿足玩家對未來高效能1080p遊戲的需求。除了能在頂尖3A級遊戲大作中註1提供超過100 FPS的畫面更新率,AMD Radeon RX 6600顯示卡在特定遊戲中開啟最高畫質設定以1080p解析度註2運行時,每瓦效能領先對手高達1.3倍。 AMD全球副總裁暨繪圖事業群總經理Scott Herkelman表示,最新一代遊戲在呈現逼真的視覺效果方面實現了大幅的進步,進而推動了繪圖效能的提升,以滿足對最佳1080p遊戲體驗的需求。我們設計的Radeon RX 6600顯示卡旨在滿足這方面的需求,為更多PC玩家提供令人讚嘆的全新體驗,並且為中階市場帶來狂熱級的強悍效能。 AMD Radeon RX 6600顯示卡將效能與影像品質完美融合,提供卓越的遊戲體驗,為當今要求最嚴苛的遊戲在1080p解析度下帶來最高畫面更新率和清晰的視覺逼真度,是玩家的理想選擇。AMD Radeon RX 6600顯示卡具備眾多先進功能,其中包括: · AMD FidelityFX技術:AMD FidelityFX技術是一款提供視覺增強特效的開源工具套件,透過AMD GPUOpen開放給遊戲開發商使用。最新的AMD 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 (FSR)空間放大技術支援超過100款AMD處理器與GPU,同時也能支援對手的GPU,在1080p解析度下啟用「效能(Performance)」模式執行特定遊戲,可帶來比原生解析度平均高出2倍的效能註3。各家遊戲開發商已經支援或宣布計劃在50款頂尖遊戲與遊戲引擎中加入對FSR的支援。 · AMD Smart Access Memory (SAM)技術:目前已支援AMD Radeon RX 5000系列顯示卡。AMD SAM技術在搭配AMD Radeon RX 5000或Radeon RX 6000系列顯示卡,以及AMD Ryzen 5000或特定Ryzen 3000系列桌上型處理器與AMD 500系列主機板時,能讓AMD Ryzen處理器存取所有高速GDDR6 GPU記憶體。 · AMD Infinity Cache:在GPU晶片(die)上整合32 MB的最後一層資料快取,可幫助縮減延遲與功耗,帶來比傳統架構設計更高的遊戲效能。 · 微軟Windows 11作業系統支援:配合最新釋出的AMD 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繪圖驅動軟體,AMD Radeon顯示卡已針對最新Windows 11作業系統的效能優化與功能進行了優化,包括DirectX® 12 Ultimate、Auto HDR、Microsoft DirectStorage等。 AMD Radeon RX 6600 顯示卡預計透過華擎、華碩、技嘉、微星、撼訊、藍寶科技、訊景、盈通(Yeston)等AMD夥伴廠商,在全球各大電子零售商、零售商販售,建議市場售價為329美元起。各OEM廠商與系統整合廠商搭載AMD Radeon RX 6600顯示卡的新款系統預計從2021年10月起陸續問市。
-
華擎科技發佈AMD Radeon RX 6600系列顯示卡
全球主機板、顯示卡與迷你電腦領導廠商華擎科技(ASRock Inc.) ,推出全新採用AMD最新的7nm製程與AMD RDNA™ 2架構 AMD Radeon™ RX 6600 圖形處理器的顯示卡系列,支援DirectX® 12 Ultimate、硬體加速光線追蹤功能、HDMI™ 2.1與PCI® Express 4.0匯流排等多樣最新標準,並搭配高速8GB GDDR6顯示記憶體。有了這些優質規格,加上豐富的獨家功能,此外AMD Radeon 電腦遊戲現已支援WINDOWS 11。 主流的華擎AMD Radeon RX 6600 Challenger D 8GB 顯示卡,導入了最新的7nm製程與AMD RDNA™ 2架構,並且配備雙風扇散熱器,搭配能提供大風量的自家Striped Axial Fan條紋軸流扇,以及可最大化導熱接觸面積的Ultra-fit Heatpipe超貼合熱導管,最大限度地擴大熱接觸面積,提供卓越的熱效率。金屬背板加強了顯卡的結構,高品質的超合金顯卡組件提高了穩定性,而出廠預設的超頻設置則提供了更高的性能。這些實用的功能讓華擎 AMD Radeon RX 6600 Challenger D 8GB 顯卡能夠更好地滿足系統商和遊戲玩家的需求。 華擎AMD Radeon RX 6600 Challenger ITX 8GB顯示卡配備獨特的單風扇Challenger ITX散熱器,搭配能提供大風量的大尺寸自家Striped Axial Fan條紋軸流扇,以及可最大化導熱接觸面積的Ultra-fit Heatpipe超貼合熱導管,以緊湊的外形提供出色的熱效率,以及採用Supper Alloy Graphics Card料件讓顯示卡在長時間運作下更穩定。華擎 AMD Radeon RX 6600 Challenger ITX 8GB 顯卡體積小巧,功能眾多,是迷你 PC 愛好者的上佳選擇。 *產品規格若有後續變更,將不會另行通知。
-
老黃兵法出奇制勝?RTX 3080將推出12GB GDDR6X版本?!
在歷經了這一兩年的疫情肆虐,所有需要半導體的產品被攪得一團亂,而對我們PC玩家而言,半導體之於顯卡的缺乏,才是真正切膚之痛。但更令人想入非非的卻是NVIDAI接下來的RTX 30系列顯卡佈局。 以目前來看,RTX 30系列除了老大哥RTX 3090尚未有Ti版本之外,其餘的都已到位,前些陣子站上也有報導,簡單來說就是,老黃手起刀落,從Super、Ti、無印版刀刀砍得實在、不出人意外,但現在根據外媒報導,NVIDIA卻要在明年1月時推出新版本配置12GB GDDR6X的RTX 3080。 RTX 3080從一開始裝載GA102-200 GPU、具備8,704個Stream processing、配備10GB GDDR6X,後來礦工太猖獗、玩家們買不到顯卡,NVIDIA於是做了點小改版,推出RTX 3080 LHR版本,採用的是GA102-202 GPU。 再根據報導內容來看,新版NVIDIA RTX 3080將會採用GA102-220 GPU、CUDA數不會有任何增減、並配備12GB GDDR6X,但如果我們回頭來看這之前的報導,RTX 3080 Super將採用GA103晶片、並擁有70個SM單元、總計8,960個CUDA,因此對照前後兩次的報導內容來看,RTX 3080 12GB這個版本應該不是RTX 3080 Super、也不會是Ti版的增強版,但這就是令人費解的地方了,既然即將推出RTX 3080 Super、也有了RTX 3080 Ti,那為什麼還要推出RTX 3080 12GB呢? 不過此前,站上也報導了搭載16GB GDDR6X的RTX 3070、以及RTX 2060 12GB即將在明年問世的新聞,雖說這都是未經證實的消息,但我們如果假設此為真,NVIDIA在接下來的佈局上,相對強化Ampere架構、似乎更重視在記憶體容量、頻寬、速率上,不過問題是,以上消息皆是真實的話,GRTX 30系列產品線也將會變得更加混亂。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AMD Radeon 6000系列顯卡陣容再添生力軍、甜蜜點與FHD解析度的新指標:MSI Radeon RX 6600 MECH 2X 8G開箱實測
通常如果是拿來對應打Game這件事的話,在顯示方面不外乎以FHD、2K、4K這3種解析度為時下熱門選項,AMD在推出Radeon 6000系列顯卡時,也分門別類的、讓自家顯卡一一對應這3種解析度,雖說在4K市場上,AMD大刀闊斧地以3張頂尖顯卡RX 6900 XT、RX 6800 XT、RX 6800來鞏固勢力,但在更加熱門、更多玩家使用的的FHD解析度上,卻只有RX 6600 XT在獨撐大樑。 前陣子,有許多關於RX 6600外型、規格、遊戲測試數據等等的流言爆料,雖說價格在當時還不可知,可作為熱門甜蜜點的RX 6600還是令許多玩家心癢癢,但幸好,和當時站上所報導的新聞一樣,RX 6600終於在10月13日這天讓我們等到了,它的亮相也意味著AMD的顯卡佈局將變得更加完整,而玩家們在選擇上也變得更加多元性,至於RX 6600的性能到底如何呢?小編現在就為各位獻上MSI Radeon RX 6600 MECH 2X 8G的開箱與實測! 首先從規格上來看,RX 6600依然是基於RDNA 2架構所打造、一樣為7nm製程、也一樣為台積電製造,不過實際上的規格還是有差別,RX 6600採用的是Navi 23 GPU晶片,擁有28個CU(Compute Units),與RX 6600 XT相差了4個身位,而在Stream Processors的數量上,與RX 6600 XT就稍微有些落差,RX 6600配置了1,792個Stream Processors。 作為無印版,時脈上的調整也是必然的,RX 6600的遊戲時脈頻率(Game GPU Clock)為2,044MHz、Boost之後能達到2,491MHz,雖說CU數量稍微有些落差,但在時脈平均都突破2,000MHz的調配之下,可以稍微彌補CU數量的不足。 根據官方所釋出的數據來看,在運算能力上,RX 6600具備8.93 TFLOPS的單精度浮點數運算、17.86 TFLOPS的半精度浮點數,至於紋理填充率(Texture Fill-Rate)則有279 GT/s,倘若對比前代RX 5000系列同等地位的RX 5600 XT來看,RX 6600 繪圖能力不僅大幅增長,相對在遊戲中也能獲得更高的FPS。 然而這個時代,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遊戲還是顯示卡,似乎沒有「光線追蹤」這玩意就有點落後一樣,RX 6600雖說是剛入門的小師弟,但由於RDNA 2架構的加持,一樣具備28個Ray Accelerator光線追蹤單元,也意味著RX 6600成為RX 6000系列中,目前最親民的光追卡。 在記憶體方面,RX 6600與XT版一樣也配載8GB GDDR6、記憶體介面也一樣是128-bit,但若要說與RX 6600 XT所配備的8GB GDDR6有什麼差異,那可能就是在記憶體頻寬上了,RX 6600的GDDR6,其頻寬最高可達224 GB/s,而RX 6600 XT的GDDR 6最高則有256 GB/s的頻寬,有那麼一丁點的落差。 而AMD在RDNA 2架構中導入獨門的Infinity Cache快取記憶體,RX 6600則是具備了32MB,這方面與RX 6600 XT完全一樣,相信可以稍微緩解RX 6600較小的記憶體頻寬負載。 每次在出新顯卡時,最令人操心的就是新世代顯卡的功耗了,如果又突破天際,那就代表著我們勢必得換電供,不過對於隸屬入門級的RX 6600來說,這一點倒是不用太擔心,它只需要132W,在AMD官方的建議中也有提到,玩家們只需擁有450W以上的電供,便能穩定地發揮RX 6600的效力,這一點顯然相當迷人。 各位玩家們都知道AMD擁有不少黑科技吧?在AMD的3A平台上,我們可以透過BIOS介面來開啟SAM(Smart Access Memory)功能,既然身為Radeon 6000新世代的一份子,RX 6600當然也能透過啟動SAM功能,來發揮自己3A平台的完整實力;而目前討論度最高的AMD黑科技,就屬FSR功能啦,當然也同步支援至RX 6600上頭。 除這兩項赫赫有名的黑科技以外,還有能在GPU效力極限之內最大幅度降低延遲的Radeon Anti-Lag、以動態調解解析度來獲取更高FPS的Radeon Boost,在在都讓RX 6600的登場,能讓AMD在FHD遊戲解析度的佈局上更加完善,玩家也能夠在1920 x 1080解析度上,獲得最強力的後盾。 在AMD官方測試、並釋出的數據圖中,可以發現本次RX 6600所對應的目標為NVIDIA RTX 3060、以及RTX 2060 Super,以原生效能加上SAM的加持之後,RX 6600將具有高於RTX 2060 Super 23%的效能,甚至僅僅只需132W的RX 6600,也能在對應具有170W功耗的RTX 3060之後,與其打得有來有往、互有勝負。 這次Radeon RX 6600與RX 6600 XT一樣沒有公版卡可以玩,但即使如此,各家廠商的AIB版本當然也會出好出滿,售價為329美金起,對應各家AIB顯卡的等級與用料、加上鬼島稅,台灣售價或許會落在10,000至12,000元之間,而小編本次也入手了張MSI Radeon RX 6600 MECH 2X 8G啦!至於其他廠牌,也會在解禁之後,一一為各位獻上囉。 雖說經典的「紅黑配色」在彩盒上可見一斑,不過AIB版本當然有各家獨到的美學設計,MSI Radeon RX 6600 MECH 2X 8G在機體上,以黑色啞光設計打底,帶有點磨砂觸感,並在風扇組外圍佐以銀色圓環設計,說是圓環,但圓環上卻有尖角裝飾,讓整體看起來相當銳利,仔細一看的話,還會發現風扇組中間有兩塊鑽石型設計,讓人聯想到那個胸口有一個S字母的超級英雄,不知道是否也隱喻著RX 6600有著超人般的性能呢? 背部的設計也相當迷人,除了經典龍盾標誌之外,還輔以髮絲紋作為基底,以及不規則的稜角與線條設計,尾端還有一小塊鏤空設計,不僅在散熱上有輔助效果,也在厚實的背板設計上,讓視覺獲得了一點輕盈感。 在視訊輸出方面,RX 6600提供了3組DisplayPort 1.4、1組HDMI 2.1,能支援4組顯示器、解析度4K@120Hz/8K@60Hz、以及7680 x 4320數位解析度,功耗也在前文已經提及,為132W,也因功耗較低,RX 6600 MECH 2X僅配置了1組8-pin埠。至於電供推薦瓦數方面,AMD官方雖是建議450W以上,但MSI Radeon RX 6600 MECH 2X 8G則是建議配置500W電供,就看玩家們怎麼選配囉。 如果玩家們是個擁有龍魂信仰的人,那麼相信都會注意到MSI MECH系列的散熱模組配置:TORX FAN 3.0,而這也是MSI系列顯卡中最為獨到的地方。 TORX FAN 3.0具備14片採特殊弧形的龍鰭扇葉雙風扇組,能加大氣流的吹引角度、並減低風阻,讓氣流往下導引,除了加強散熱效果之外,扇葉邊緣的圓弧設計,也能降低風扇運轉所造成的聲音;加上Dual FAN Design風扇設計,其雙滾珠軸承,也能在長時間運轉下,保持散熱狀態穩定、提供更加安定的遊戲體驗;而機身內部的散熱底座,配置了直觸底板的6mm導熱銅管來提高散熱效率,並在顯示卡中的各零組件上貼了導熱膠,讓熱能可以加速導傳,讓散熱更加迅速。 無論是對玩家、N家、A家而言,FHD至今為止仍是最火熱的戰場,AMD以RX 6600來補全了旗下FHD解析度僅有RX 6600 XT支撐的戰局,將顯卡產品線更加完善,更試圖以最親民的光追顯卡來擾亂顯卡目前僵持的戰局,至於成效到底如何呢?給它一波遊戲測試絕對少不了,而以FHD解析度為大局的RX 6600,小編也會在這個前提下來做針對性的測試,不過小編認為,RX 6600應該也具備駕馭2K解析度的能力才是,因此除了FHD解析度測試之外,小編也加上了關於2K的數據,事不宜遲,趕緊來看! 主機板:NZXT N7 B550 處理器:AMD Ryzen 7 5700G 記憶體:XPG SPECTRIX D50 DDR4-3200 8Gx2 SSD:SP US70 PCIe 4.0 1TB M.2 SSD 顯示卡: AMD Radeon RX 6600、AMD Radeon RX 6600 XT、AMD Radeon RX 6700 XT、NVIDIA GeForce RTX 3060、NVIDIA GeForce RTX 2060 Super (註.本次測試將全程開啟SAM(Smart Access Memory)功能) 但在測試之前,我們先來看看GPU-Z對RX 6600的偵測資訊,Navi 23 GPU晶片、7奈米製程、ROPs/TMUs為64/112、採用hynix 8GB GDDR6、記憶體介面為128-bit,時脈為2,044 MHz。 首先看到我們的老朋友3DMARK所給的評測數據,在針對DX11測試、以FHD解析度為主的基礎版Fire Strike中,RX 6600獲得了超過20,000的評測分數,對比RX 3060來看,雖說差距甚小,但仍是略勝一籌,至於RX 2060的話,那就更不用說了,而把測試標準拉到FHD與2K解析度之間的Fire Strike Extreme中,RX 6600也有破萬點的評測分數,再看到RX 3060與RX 2060 Super所獲得的數據,不難發現於DX11系統下的繪圖能力,RX 6600還是具有較高的表現水準;不過在DX12的Time Spy綜合評測下,雖說在對比之下,RX 6600就顯得略為遜色了些,但獲得了8,359的評測分數,以過往評測經驗來看,仍是可圈可點。 但略為可惜的是,在光追測試的Port Royal項目下,RX 6600於對手以及師兄的比較之下,仍是有可進步的空間,不過這也是因為RDNA2架構與RX 6000系列,係AMD對光線追蹤的首次嘗試,期許未來AMD能夠在光線追蹤這項功能下,將腳步踏得更穩。 而遊戲方面的測試,小編這邊挑選了《刺客教條:維京紀元》、《火線獵殺:絕境》、《看門狗:自由軍團》、《極地戰嚎6》、《暗黑破壞神II:獄火重生》、以及用來測試開啟FSR功能後、RX 6600能獲得多少FPS增進的《美麗新世界1800》。 我們以60張FPS作為合格門檻,RX 6600在這幾款遊戲的FHD解析度之下,不僅合格、甚至還行有餘力,在與對手RTX 3060之間的較勁,也是有來有往,不能說擁有絕對輾壓的實力,但的確可以與RTX 3060一拚;而看到2K解析度這方面的數據,RX 6600都在我們所設立的60FPS合格標準間起伏、表現還算可以,但這邊要注意的是,小編測試的時候,遊戲效能是全開的狀態,如果玩家們想以RX 6600來玩2K解析度下的遊戲,或許可以調整至更符合自己配備的效能,那麼RX 6600在2K解析度下的表現,也能火力全開。 不過一樣是老生常談的一個話題,無論是《看門狗:自由軍團》還是《極地戰嚎6》,Radeon系列顯卡在光追功能方面仍有進步空間,不過如果硬要說的話,RX 6600仍是可以在效能全開、包含光追以及FSR Ultra Quality模式下,在《極地戰嚎6》FHD解析度下獲得合格的表現。 既然說到AMD這如日中天的FSR功能了,那當然要另闢一個段落給它,首先我們看到《美麗新世界1800》中,RX 6600所擅長的FHD領域,在未開啟FSR功能之前,RX 6600有著69.61張FPS的表現,但在開啟FSR之後,有了將近30%的FPS增幅、獲得89.66 FPS,相當優秀;而在尚能Hold住的2K解析度下,RX 6600在《美麗新世界1800》中的表現就有些不太美麗了,但別擔心,在開啟FSR Ultra Quality模式之後,RX 6600便為《美麗新世界1800》增加了35%的效能表現。 更驚人的是,在幾乎想都不用想的4K解析度中,RX 6600在開啟FSR功能之後,也獲得了相當不可思議的表現,起先我們都能預測到RX 6600在4K中的表現應該會有些尷尬,而在小編下海測之後,果不其然,僅有24.73 FPS,即使開啟FSR Ultra Quality模式,35.2張FPS還是有點讓人覺得差強人意,但轉換到Performance模式之後,RX 6600竟然在《美麗新世界1800》提升至60.19 FPS的表現,相當驚人,不過在開啟Performance模式之後,勢必會犧牲一點畫質表現,畢竟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這方面就留待玩家們自行選擇囉。 作為RX 6000系列的入門小師弟,在官方數據以及小編親手測試的表格當中,都不難發現AMD Radeon RX 6600擁有不遜於一樣身為入門級顯卡RTX 3060的效能,在售價方面也是一樣329元美金起,但值得注意的是,RX 6600擁有更低的132W功耗,這意味著玩家不必特地升級自己的小瓦數電供,也能加入新世代Radeon顯卡的陣營,也因為低功耗的緣故,在升級DIY時選配的零組件能變得更加多樣化,何樂而不「買」RX 6600呢?不過本次沒有公版卡,玩家們就自行選購以信仰之力所構築的RX 6600囉,當然,接下來小編也會一一為各位介紹各家RX 6600的AIB版本唷。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不出就算了、出了你也買不到,Intel表示Arc顯示卡將不會限制挖礦性能
現在顯示卡在「礦災」侵襲下一卡難求,然而目前除了NVIDIA有努力試著對晶片進行挖礦封鎖,推出所謂的LHR低挖礦算力的版本之外,對手AMD目前則處在「裝死」狀態,對這方面始終保持沉默也不採取任何相關動作,也讓前陣子上市的RX 6600XT成為目前CP值最高的礦卡(翻桌!)。而提到了上市,一直在為這部分做預熱的Intel Arc系列顯示卡在近期也被問到了有關挖礦的問題,官方對此表示將不會有所限制。 Intel顯示卡部門長Raja Koduri和圖形業務總負責人Roger Chandler在接受外媒採訪時,有記者詢問Arc顯示卡是否會透過晶片韌體或驅動的形式對於顯示卡進行算力的限制,多少幫助玩家能夠有較高的機會買到顯示卡。 業務負責人Roger Chandler說明他們很難去回應這部分的問題,因為Arc顯示卡在設計上的主要用途是遊戲娛樂和數位創作,也就是秉持著玩家、創作者至上的理念,所以晶片、驅動都是針對這方面去進行打造和調校,整個顯示卡團隊並沒有專門負責開發挖礦相關功能的人員,然而畢竟Arc顯示卡是一款針對消費市場的商品,代表人人都能買來使用,我們自然也無權去干涉每個人的使用目的,直接限制挖礦能力不是Intel在開發顯示卡優先注重的目標。 覺得Roger Chandler說法過於含糊、避重就輕嗎?沒關係,顯示卡部門長Raja Koduri接在後頭直接了當的說:「Intel不會對挖礦採取任何額外動作」,也就是不去優化,但也不做任何限制的意思,另外也不要太期待Intel能夠藉著自給自足的特長來保證更穩定貨源,因為Intel將會審慎評估市場的銷售反應在決定生產量,代表上市初期的數量恐怕將不會太多,卡荒的問題將可能不會因為第三廠的加入而有所改變。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龍爪現形、踩滅廢熱,MSI AMD Radeon RX 6600 XT GAMING X 8G開箱解密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80 G1 GAMING實測開箱,三風扇風之力顯示卡中的玩家聖物!
- MSI GeForce GTX 1070 SEA HAWK X實測開箱,CORSAIR HYDRO一體式精品級水空冷顯示卡!
- 電競戰神刀法凌厲、讓性能刀刀暴擊,ROG STRIX RTX 3070 Ti O8G GAMING上機實測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60 G1 Gaming 6G實測開箱,玩家級自製顯示卡中的優質精品!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60 Xtreme Gaming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極致精品!